岩棉行业准入办法公布征求意见稿
日期: 2021-03-03 14:53 本文来源:龙八国际
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严洲)工信部23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强岩棉行业准入管理,依据《岩棉行业准入条件,工信部起草了《岩棉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若有意见和建议,请于5月20日前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第一条为加强岩棉行业准入管理,依据《岩棉行业准入条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单位)岩棉企业准入公告申请的受理、审核和推荐工作,监督检查准入条件保持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对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查验和公告,并动态管理公告名单。
(三)具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生产线,以及污染物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第四条具备上述条件的岩棉生产线所属企业可向生产线所在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交《岩棉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见附件)及相关材料。
申请企业在提交申请材料复印件的同时,应提供申请材料原件。受理机关核对后,将原件退还申请企业。
第六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岩棉行业准入条件的,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对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在20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审核意见应当对照准入条件,在建设条件、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工艺与装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明确是否符合要求。
第七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收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报送的审核意见和申请材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复核。
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和生产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和生产线,以公告方式予以发布。
第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在受理和审查过程中对申请材料存有质疑的,可以对申请企业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查验,查验时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申请企业应当配合查验活动。
第九条进入公告名单的生产线所属企业要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对照准入条件开展自查。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度自查报告报送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条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查企业自查报告。经审查,自查报告不符合实际的,由企业重新自查;重新自查后仍不符合实际的,由省级工业主管部门组织检查,并责令其整改。
每年2月28日前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将监督检查结果和企业自查报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一条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公告生产线和所属企业实行监督检查时,应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由监督检查人员和企业代表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正在申请公告企业或已公告企业有不符合规定的,可向各级工业主管部门举报或投诉。
第十三条已公告生产线和所属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者,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撤销其公告。
第十四条对公告企业在投融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政府采购应选择公告企业的产品。
第十五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所有类型的岩棉生产企业。
记者昨日从工信部获悉,《岩棉行业准入条件》已正式发布。《准入条件》是为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今后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将在行业发展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岩棉,即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一种。近年来,由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发生大火,当前大量使用的外墙外保温有机材料的防火弊端暴露出来。当市场占有量达90%的有机保温材料的销售处于停滞之时,作为达到防火等级A级的外墙外保温无机材料岩棉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良机。
中国绝热节能协会人士指出,根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全国新增年均竣工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按照最为保守的需求量测算,年需岩棉为238万吨,可创造产值119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面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现象将难以避免。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条件》确定了生产线建设条件、布局、规模与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多项指标。
其中,新建项目的总规模门槛被确定为4万吨/年,单线万吨。改扩建岩棉项目规模不得低于2万吨/年。鼓励建设单线万吨/年及以上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底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新建项目的规模门槛是5万吨/年。这意味着《准入条件》较征求意见稿调低了1万吨/年。
对此,专家认为,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企业盈利难度大,投资能力低可能是《准入条件》降低的原因之一。即便如此,专家认为,在布局、装备、能耗等多个标准的制约下,4万吨/年依然是一个较高的标准。在该标准的约束下,巨大的市场缺口还须靠龙头企业来填补。(上海证券报)
新闻资讯
- 03-08 杭州深夜整改地铁渗漏水
- 03-08 同比增长60%;同时区域地
- 03-06 【湖北】首条国产化GINA止
- 03-06 pycharm价格(便宜的橡胶止
- 03-06 杭州深夜整改地铁渗漏水
- 03-04 价格试探性拉涨;合成氨